2024年10月,歐盟最高法院對FIFA部分轉會規則作出具有歷史意義的裁定,認為這些規則違反歐盟競爭法與自由流動原則。此一裁定不僅為球員權益帶來曙光,也揭示了全球職業足球轉會制度長期以來的問題與挑戰。詳細內容將在「歐盟裁定引爆FIFA改革 職業足球轉會規則迎來新局」本篇中詳細解析。

歐盟裁定引爆FIFA改革:起點
拉薩納·迪亞拉的糾紛揭開規則問題
故事的起點可以追溯到2013年,當時法國中場球員拉薩納·迪亞拉(Lassana Diarra)與俄羅斯球隊莫斯科火車頭簽下一份為期四年的合約。然而,僅僅一年後,迪亞拉因為不滿降薪,選擇單方面終止合約。根據FIFA當時的規定,他被要求與未來的新東家共同賠償原俱樂部的損失。
事情並未就此結束。2014年,莫斯科火車頭向FIFA爭議解決部門(Dispute Resolution Chamber)提告,要求迪亞拉支付1,050萬歐元的毀約金。FIFA裁定支持俄羅斯俱樂部,但迪亞拉主張該規定限制了他的自由流動,導致轉會比利時沙勒羅瓦失敗,甚至嚴重影響他的職業生涯發展。2015年,迪亞拉決定對FIFA與比利時足球聯合會提起法律訴訟,案件最終交由歐盟最高法院審理。

歐盟裁定引爆FIFA改革:裁定結果
歐盟最高法院:FIFA規則阻礙自由流動
2024年10月,歐盟最高法院針對迪亞拉的案件作出裁定,認為FIFA的部分規則不僅不合理地限制球員的職業選擇,還對俱樂部之間的公平競爭構成阻礙。法院指出,FIFA拒發國際轉會證明書(ITC)直接導致迪亞拉失去比利時聯賽的機會,這樣的行為違反了歐盟法律中對自由流動的基本保護。
這一裁定對FIFA現有的轉會制度提出直接挑戰,要求重新審視球員與俱樂部之間的權利與義務,並強調應保障球員的職業自由。
歐盟裁定引爆FIFA改革:FIFA回應
推出臨時規範
面對歐盟法院的壓力,FIFA於2024年12月23日宣布修訂《球員身分與轉會規則》(Regulations on the Status and Transfer of Players),並推出一套臨時框架。新規範將於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,目的是過渡至更符合法律要求的轉會制度。
臨時規範的三大關鍵改動包括:
- 毀約賠償計算方式:改為客觀且透明的模式,確保受損方能恢復至未毀約時的經濟狀態。
- 證明責任分配:更明確地界定毀約賠償金額與是否存在誘導毀約的責任。
- 正當理由定義:新增標準,強調若一方無法善意且合理地維持合約,即構成正當理由解除合約。
然而,這項臨時規範並未獲得球員工會FIFPRO的支持。FIFPRO批評FIFA未經集體談判便強行推出規範,認為這些措施缺乏法律保障,未充分反映歐盟法院的裁定精神。
歐盟裁定引爆FIFA改革:未來展望
新規範下的挑戰與機遇
2024年10月的裁定與2025年1月的臨時規範,象徵著全球職業足球轉會制度進入新局。新規範讓球員在毀約與轉會中擁有更高的自由度,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。例如,小型俱樂部將面臨更大的球員流失壓力,而財力雄厚的豪門可能進一步鞏固其優勢。
此外,如何在保障球員自由流動的同時,維持轉會市場的公平與俱樂部利益,將成為未來制度改革的核心課題。FIFA的臨時框架僅是權宜之計,長遠而言,還需與多方利益相關者共同協商,建立更為完善的規範。

歐盟裁定引爆FIFA改革:結語
一場從球員權益開始的改革
從2014年的迪亞拉案件到2024年的歐盟裁定,再到2025年的臨時規範生效,這場長達十年的法律挑戰,揭示了職業足球轉會制度的結構性問題。對於全球足球界而言,這既是一次深刻的反思,也是推動改革的重要契機。在新規範的框架下,足球轉會市場是否能實現真正的自由與公平,仍值得全球關注。
■ 九州移轉專區:
■ 投注懶人包:
■ 經典回顧:
■ 即時動態:
■ 周邊資訊: